“中国奶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,将传统奶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奶业。”日前,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奶业“两会”上(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),农业部及中国奶业协会领导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,要求从种植、养殖、加工、销售、消费等全产业链着手,重点是“两推,两调”。
而福建长富乳业17年前确定的发展战略,均符合当前国家奶业升级调整的方向,长富17年沉淀的经验,为中国奶业走出当前困局树立了榜样,长富模式的产业价值也再次凸显。
奶业遭遇“内忧外患”,“新鲜战略”破解奶业困局
受不断增加的进口奶粉和液态奶冲击,以及国际市场奶价走低、国内乳制品消费量上涨乏力等多因素影响,去年来山东、河北、内蒙等地出现“倒奶杀牛”事件,目前部分地区仍然“卖奶难”。
面对当前奶业种种危机,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上,原农业部副部长、中国奶业协会高鸿宾会长作了“加快转型升级,推动健康发展”的主旨报告,强调须转变奶业发展方式、加快转型升级。
会议提出“两推,两调”。“两推”,即推进适度规模养殖;推进产业一体化。“两调”,即调整草畜结构,奶畜品种多元化;调整乳品结构,推动巴氏鲜奶生产。
当天下午举行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,专家们提出,应推行“新鲜战略”,发展巴氏鲜奶,来应对进口奶冲击,打破我国奶业面临的困境。当天,包括长富乳业、新希望、现代牧业等40多家乳品企业,共同签署《福州宣言》,表达“发展巴氏鲜奶,引领中国奶业新未来”的共同愿景。
长富现代化规模养殖,符合国家奶业升级方向
高鸿宾会长提出的“两推”,指的是推进适度规模养殖、推进产业一体化,这是针对我国乳业长期以来以散户养殖为主的现状提出的。
在过去乳业快速发展的20多年中,中国乳业形成两种主要模式:“先市场,后奶源”的北方模式;“先奶源,后市场”的南方模式(又称长富模式)。
先市场,后奶源,这是国内乳业巨头的基本发展轨迹。高品质奶源基地的建设需要企业投入巨额资金,建设周期和回报周期漫长,风险很大,他们不愿意投。所以,他们重点在拓展市场,而奶源主要以奶站为依托收购原料奶。
采用“先市场,后奶源”模式的一些企业,奶源增长远远赶不上企业百倍扩张的速度,只能到处“抢”奶,2008年“三聚氰胺”事件就是在这种模式中引发的。
而在那次事件中,长富牛奶经国家、省、市质检部门数万次的批批检测批批合格,这就得益于长富模式。
长富实行的是“先奶源,后市场”的发展模式。在其他乳业巨头着力市场扩张之时,长富乳业把80%的资金都投入到奶源基地的建设中,先后投入10亿多元资金,建设30多个规模牧场,其奶源全部来自自有规模牧场,17年来拒绝收购散户一滴奶源。
长富模式的成功,在于超越现有的农户掌控原料奶质量的做法,建立起从牛只育种、改良到挤奶加工,都由公司直接地进行集约化、国际化高端标准控制的全新模式。而这个模式,正是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“推进适度规模养殖、推进产业一体化”的战略发展方向。
长富的巴氏鲜奶战略,为奶业破解困局找到出路
“两调”中提到的“推动巴氏鲜奶生产”尤为引人关注。这是因为,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液态奶消费中,巴氏鲜奶占到90%以上,而我国只有20%,与国际消费主流差距太远。
巴氏鲜奶的新鲜、营养,是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常温奶所不能比拟的。国家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在论坛开幕致词时说,巴氏鲜奶是我们下一步乳品结构调整的方向。
中国奶协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顾佳升表示,巴氏鲜奶是保质期短于10天的特殊商品,具有“人无我有”的优势,认真做好巴氏鲜奶将是我国奶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可靠选择。
事实上,长富坚持的就是巴氏鲜奶的发展战略,17年来,始终以巴氏鲜奶为主,除了投巨资建设奶源基地,还建立起国际水平的冷链管控流程,在我省率先实现挤奶、贮藏、运输、销售的“冷链”一条龙,确保牛奶始终处于全程2-6℃的冷藏保鲜状态,实现“每日配送”的目标。
用“新鲜战略”建立起国际竞争的天然壁垒,打造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长富已经先行一步。近几年来,长富巴氏鲜奶的销量始终处在快速增长的通道中,长富模式为当前国内乳业走出困局找到出路,成为更多城市型乳业发展转型的榜样力量。